寒假过去十几天,因无所事事而倍感无聊。今日父母与朋友聚餐,我也陪同去凑热闹以解聊。聊有感,特做此拙文一篇,供读者一笑了之——引子
父母出国三年,在此之前的生意,社会上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出国折磨一番后回国。资金上有所不济,可以说是山穷水尽。苏先生是十几年前就与父亲结交的好友,在出国这方面当然帮助了我们很多,并且无利地借了我们许多钱,我们当然是感激不尽。
苏先生一家有两位女儿。大女儿多才多艺,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小女儿今年11岁,先天有些愚,在残疾儿童学校读书,也怪可怜的。
自从父亲回来之后,我们与苏先生一家有多次聚餐,虽然这次只有苏太太与她两位女儿聚餐,却是给我感触最深的。
本来是先去名典咖啡的,苏太太却说附近的一家韩式烧烤店很有特色,我们便去了。我们一路有说有笑,那小女儿却是吵闹的,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东扯扯姐姐,西扯扯苏太太,只有与我牵手罢,才安静了下来。
那家烧烤店不远,我却从没来吃过。乍一看,红灯绿酒的非常热闹。苏太太说,那店是朋友合资的,今天捧捧场子。
我们选了个恰似包厢的位置。四周围绕着方形的蓝色杆子,穿插几片大玻璃。有两个口子供人们出入,但没有门。我们聚餐畅谈。小女儿则在旁边摆弄着生食,玩耍着筷子。
父母讲了一个他们在国外的经历。他们在国外企业移民,要开店。几经考虑,他们便开了一家小型的水果超市。俗话说,有唐人和犹太人做生意的地方,生意都很难做。而且那条唐人街超市多,竞争大,自己的资金又不足,就只能亏了。他们盼着能早日解除移民限制带我到国外去接受良好的教育,便是亏本,也等得下去。“啪——”一片生菜被小女儿抛到铁板锅上“——佳佳!”苏太太用严厉的口气训斥道。小女儿安静了,父母便继续讲下去。
一直亏下去,没想到居然亏了一年半。父母决定把店让。到那时,资金就已经枯竭了。于是又等了半年,终于有位雇主看下了那店,得以解脱。但是以店里还有一些老顾客,其中就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爷爷。
讲到这里,小女儿却又躁动了起来——开始拿起生食乱丢。我有些不耐烦了。其实我本来是看不起她的,但是她是苏先生的女儿,苏先生对我们的帮助是那么大,她也是很可怜的。
母亲说,那位老爷爷天天来我们店里,就是有个原因——我们店里的服务态度好。那位老爷爷每天早上就是逛超市,到了下午坐上公交到我们店旁的咖啡店喝咖啡。喝完了,便来我们店里买菜。我父母就和老爷爷聊起天来了,生活小事,家庭小事。
老爷爷说了,她在几个超市都没有我们超市的态度好,在我们的超市就会感到温暖。话说回来,那位老爷爷也是孤家寡人了。他有六个儿女,住在一个儿子的家里,却是由于法律规定同样要交付房租。他告诉我们关于他老伴的故事;他老伴也曾经与他共同在国外安享晚年的,可是由于一次车祸——他眼睁睁地看着老伴坐在他旁边睡去……而后六位侄女东奔西走,只剩下他一个在家里享受国外的福利。他也有回国过。便又找了一位颇有心意的老妇人作伴。那老爷爷也时常寄信给老妇人,本来想这是他最后的富的,没想到又碰见了我们。
直到母亲和老爷爷说了让店的事情后,他眼睛红着,很激动,几滴水晶般德眼泪在沧桑的眼渠窝打。他用一股广东腔说,他从此不来这家店了。母亲说,还有那位收银员呢,他的态度不是也很好吗?老爷爷没说话,只是一直说从此都不来了。——他穷了。
小女儿听不懂,却是一个劲地吵动着。我内心被母亲所述说的经历深深颤动了。我却有点鄙视那小女儿了——这么感人的经历,居然还无所谓玩的不亦乐乎?
苏女士倒了杯葡萄酒喝了起来。没想到小女儿见到苏女士喝酒,一下哭了起来!我们都不解。苏女士立刻把小女儿的头抚在胸口,说;“佳佳,别哭了,妈妈只是喝一点而已,没醉啦……”我父母也一齐安抚了起来。我很疑惑,此时的感受更是纠结得如同一个乱麻子。
苏女士向我们道清了原因。原来是有几次她喝酒喝多了,无缘无故大声骂小女儿,无辜的小女儿当然很害怕,这记忆深深烙印在她心里。我仿佛找到了线头。
父亲这时对我说;“看呀,虽然她的智商只有两三岁,可是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呢。”
一切茫然。
小女儿有一个怪脾气,就是不让大女儿在她面前弹琴。本来是让的,可是自从大女儿到外地求学后,就疯也似的一见大女儿弹琴就冲上去阻止。苏太太拿起她的手机,打开一个视频让我们观看;那是大女儿在弹着《两只老虎》呢,小女儿则在旁边尽兴地唱着。苏太太说,都是到外地求学,把小女儿变成这样的。分离后,小女儿只知道是钢琴分离了她们姐妹俩,她就非常憎恨钢琴,憎恨到一见姐姐弹就变了脸似地冲过去阻止。连苏先生打骂都不理睬。
一切释然,线团被解开了。我明白了许多——她是为了保卫她所拥有的富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崇拜那小女儿,也怜惜那小女儿,并且暗暗地告诉自己;她所享受的富,能令她快乐就好。
二零一二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