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的来历

六年级/记叙文/862字/457℃/2025-04-19 18:26

“我国北方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带有,总要包饺子吃。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无数饺子香。”当人们吃着这润滑鲜美的饺子时,如果在这到一些他的来历,谁能不惊叹我们文化古国的源远 饺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标签:饺子来历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记叙文西红柿和黄瓜

    你们不知道吧,西红柿和黄瓜从前是一对冤家呢!它俩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细细讲给你听吧!西红柿遇事圆滑,...

  • 初一|散文相思柳,情倚春深处

    碧树风清,疏枝云淡,时光漫细还。端坐窗前,看铮然岁月幻化成烟,看三月桃白换却梅冷雪消。几番寒暑辗,几...

  • 四年级|其它“南柯一梦”后传

    自从这书生做了那梦之后,他又一次喝醉了酒,醉熏熏的在那棵树下睡着了。朦朦胧胧中,他再一次离开了家乡,...

  • 高二|散文被时光错过的爱

    E度还没有准备好,一切就要开始了吗,我想结果开花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的天气变的像夏天,闷闷地,空气...

  • 五年级|记叙文一件高兴的事

    暑假里的一天,太阳把地面晒得暖乎乎的。泥泞的小路上没有一个人,偶而有一条狗在路上跑着,但也是急急的。...

  • 高三|散文小男孩的自述

    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命运似乎已经注定,注定我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没有妈妈,没有爸爸,我就象一棵无人...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