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法定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许多缅怀故人的亲人也会踏上回乡之旅,把思乡和怀念带往故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幅清明出游图,连年幼的孩童都耳熟能详。从这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中道出的是:清明既带着民俗,又夹着野趣。
好几年没能去乡下祖坟了,以往每次上坟总是在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中,有蜜蜂热闹地往来于花中。偶尔也会看到农舍前几枝盛开的桃花。因为祖坟在乡下,边上的池塘里有时会有一群蝌蚪,我们会拿上准备好的瓶子,把蝌蚪们带回家,每天观察,焦急地等待着它们变成青蛙。所以,清明也就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踏青之行,在行路中,我们体会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嗅到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在祖坟上,我们会例行最传统的缅怀礼节——烧纸、献花、鞠躬和祈告。在行礼完毕的一瞬那,有莫名的轻松。告慰了祖先,传送了心愿,同时也会领悟到生命的传承和延续,族群生命的绵延不绝。
当清明节有了法定假期,这个节日应该有了更具体的节日精神:那就是“将生死并置”,一方面缅怀故人,另一方面亲近自然,珍爱生命,这既是对历史和前人的尊重,又是让我们珍惜年华,懂得要让自已的生命变得多姿多彩,体现出最大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