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两千多年前的易水,一定寒冷刺骨;我想,两千多年前的易水河畔,一定荒无人烟。
我想,某天,在易水河畔站立着一群“白衣冠”的人。他们或高大,或威武,但他们一定皆没有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一位的大度与豪气。
在白衣冠者们的簇拥之下,他“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此时,坐在车内的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是在想自己喜爱的某本书的内容,在心中默默吟诵,还是在为自己的“剑术疏”略带忧伤、略带自责呢?这些已不得而知了。但,我敢肯定,此时的他,一定视死如归!
然,“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其难度可想而知。最终,他“被八创”。然而,在此时,他仍不失大度与豪气,“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于是,在历史的舞台上,一段剧情已经落幕了。接下来,便是“看戏者”的舞台了。有人说他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有人说他是剑术不精,有文无武……
我想,此时身赴黄泉的他,一定还在自责之中。
人生自古谁无错?莫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何必如此地苛求他呢?他的沉稳,他的刚毅,他的慷慨,从古至今,有几人能及呢?他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我们有几个人能不为之动容呢?就连“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的秦王见到此情此景,也都“目眩良久”。
王洛宾赞其曰“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陶潜说其是“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左思颂其“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更甚者,司马迁曰“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惜我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而谁又知道,或许,他更爱看书,而不是击剑;或许,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武士,而是一个精神的强者;又或许,仅仅因为偶然,我们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看到了那样的他。然而,他的刚毅决然,不值得我称道吗?
李清照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言:“至今思荆轲,倚柱而笑之。”
让荆轲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笑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