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

高一/说明文/999字/448℃/2025-02-24 10:03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环境已经日益恶化。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要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但却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此我们说,人的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这里不展开论述)。

虽然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有能动性的,所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意识的作用总的有以下四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我们具体拿它的第三个作用来阐述。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在人类改造自然界期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的认识,因而出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错误方法。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其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的规律。

错误的方法论不尊重客观规律,自然就要受到惩罚。如臭氧层空洞,南极冰川融化、火山、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温室效应……由此可知尊重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讲到规律,就不得不提到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恩格斯说过:“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绝对的;而静止是运动特殊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相对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荀子有曰:“天有常数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现在,则有了“科学发展观”。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

最后,我呼吁:让我们一起手牵手,创建和谐的新世界。

注:基本论点均来自《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

  标签:自然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二|散文走过的路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但却也不缺乏快乐,有时候,甚至还有点迷茫.我们会越过无知的童年,穿过美好的青...

  • 初二|散文青春值得回味

    有一种爱叫宽容,有一种时间叫流年,有一段记忆叫青春。青春是生命中最炽热的气息。我们手中执掌的是命运,...

  • 高三|其它[经济类说明文]我国的资源性产业

    ①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产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材料产业,被称为资源型产业...

  • 初一|散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面也有很多的习俗.借这个调...

  • 初二|散文听雨赋

    甲午年八月初五傍晚大雨忽起,作此篇。近暮声缓,倾时之,雹雨厉加。穹岭一色,天地覆纱。织芸芸作遥渺,木...

  • 二年级|记叙文蜘蛛

    暑假,我看到了一张蜘蛛网,我想:“这张蜘蛛网的主人是谁呢?”好奇心驱使我不禁向这张网走去,我挑【三声...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