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

高一/说明文/999字/141℃/2025-05-15 01:42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环境已经日益恶化。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要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但却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此我们说,人的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这里不展开论述)。

虽然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有能动性的,所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意识的作用总的有以下四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我们具体拿它的第三个作用来阐述。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在人类改造自然界期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的认识,因而出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错误方法。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其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的规律。

错误的方法论不尊重客观规律,自然就要受到惩罚。如臭氧层空洞,南极冰川融化、火山、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温室效应……由此可知尊重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讲到规律,就不得不提到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恩格斯说过:“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绝对的;而静止是运动特殊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相对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荀子有曰:“天有常数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现在,则有了“科学发展观”。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

最后,我呼吁:让我们一起手牵手,创建和谐的新世界。

注:基本论点均来自《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

  标签:自然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三年级|其它友谊就是幸福

    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幸福。健康长寿就是幸福,有钱有势就是幸福,合家团圆就是幸福,梦想成真就是幸福。...

  • 一年级|其它找快乐

    听鸟儿歌唱,我很快乐。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很快乐。看见同学们健康成长,我很快乐。品味妈妈做的美食,我很...

  • 六年级|记叙文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人

    成长像苹果,甜甜的;成长像青梅,酸酸的;成长像橄榄一样,涩涩的……正因为有了这酸、甜、苦、辣,我的童...

  • 初一|记叙文我努力,我收获

    人的生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只不过是毫不起眼的一瞬,花开花落,斗星移,我努力,我收获!今天这个日子...

  • 初一|记叙文把握自己

    时间,匆匆流水间的逝过。回首从前,茫茫然然,我一次次的的徘徊,我也仿佛看见了逝去时间了看见了自己,那...

  • 初一|散文欣赏狮子欣赏尊严

    欣赏狮子欣赏尊严人们欣赏争芳吐艳的花,欣赏绿荫参天的树,欣赏破土而出的草,欣赏孕育生命的地,欣赏博大...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