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出”与“入”

初一/散文/1009字/170℃/2025-04-21 21:4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人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去”。做事时全身心的投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成事的决心和做事的效率。而浮于表层正是成功的死敌,浅尝辄止的结果是使我们象寓言里的那只鼹鼠,门门懂却样样瘟,终究做不好一件事。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不会陌生,说的是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罗丹对工作的投入到了何等程度,他“钻进去”工作,竟忘掉了整个世界。后来茨威格回忆说,那天他在罗丹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还多。这种“入”的境界和知识同样重要。纵观古今,大凡成事者无不有“入”的决心。“入”才有王羲之写完的18缸墨水,“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行程,“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这里所说的“入”并不代表一味蛮干,而是要与“出”相协调的。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对“出”的必要作了最好的阐释。我们做事是由主观意识起着主导作用,而人的想法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一丝纰漏。荀子曰“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当我们出现失误时,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可能误入歧途,等我们醒悟过来时,也只能哀叹“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所以,在做事为人时,跳出主观的圈子,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少犯错误。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有人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却能增加它的深度;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数量,却能提高它的质量。我们要把握好“入”和“出”,用“入”来增加人生的深度,用“出”来提高生命的质量,出入之间,创造成功的人生。

  标签:人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挂水

    生病的时候,医生会让我们挂水。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了,妈妈就带我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帮我看完病后,就让我...

  • 四年级|记叙文老人和老牛

    那是一幕令人值得深思的画面,那是一对令人值得怜悯的老人和老牛。几乎人人都知道他们,又几乎人人都不了解...

  • 初一|记叙文童年拾零

    童年,好耳熟的一个词啊!但又好陌生,我是一个已经失去童年的人了,但我却一直渴望能够回到童年,回到那无...

  • 初二|其它淡淡的绿

    文天气的燥热,是我始料不及的。多么希望平淡无奇地假期生活里有一丝波澜。走出家门才觉得,原来空调的存在...

  • 五年级|记叙文学倒立

    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让我记忆深刻的事——学倒立那时,我刚上四年级的下学期,看到我们班的一...

  • 初三|散文至各地tourist

    好了,晚安-T,-好久不见。-我想此刻的你定是在某个或安静或喧闹的地方微笑看信,你的背包里定还有厚厚...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