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清明节

高三/其它/823字/135℃/2025-02-24 01:33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台湾清明节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标签:民族清明节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三年级|记叙文杨老师是"小偷"

    哎!你们一下子惊讶了吧!老师怎么会是小偷呢?让我给你们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吧!杨老师不是真正的小偷,而...

  • 初一|记叙文一句谢谢

    谢谢只是一句人们日常的答谢语,每一天,我们都有可能会说到这句话。只要是别人帮助了你,你都可以说:谢谢...

  • 初二|其它情人节

    玫瑰的盛放在朦胧的阴影之位,绚丽的色彩依旧在想象当中开始斑驳,没有红的甜蜜,也没有紫的永恒,只有窗外...

  • 三年级|记叙文美丽的故乡

    东三小学 三年级徐妙纯美丽的故乡东四村是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她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的峰峦,也没有香山那...

  • 初三|记叙文谁偷了我的快乐

    是谁偷走了我的快乐?是哪位可恶的小偷?是学校吗?哦!我知道了,是“六年级”偷走了我的快乐。这个“六年...

  • 初二|记叙文给你——微笑

    阳光刺破阴霾,溢满了我的眼眶,我努力扬了扬嘴角,想给自己一个40度的玩笑。和黑夜相处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