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考: 哪种填报志愿方式更合理?
“根据视察中广大考生和家长所反映的意见,考前填报志愿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
近日,数名吉林省人大代表赶到省教育厅,就他们所提出的“改革高考考前填报志愿的制度”议案听取省高招办负责人的面复。
考生、家长:更愿意出分后报志愿
“何时填报志愿为宜?吉林市一家媒体这些天专门设了两部热线征求考生和家长的意见,报社反馈‘两部电话几乎被打爆,所有的考生及家长,都支持把填报志愿的时间改为出分之后’。”代表们指出,考前填报志愿存在几大弊病:一是对考生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分散了考生的复习精力;二是无法预测考题的难易,不知道考试分数及他人分数,报志愿很难如愿;三是容易出现高分低报或者高分落榜,造成学生复读重考;四是易产生暗箱操作,为变更已填报的并不理想的志愿,有的家长不得不花钱找关系走后门。相比较,成绩公布后再报志愿的方式透明度较高,学生也更容易选择。
校方:出分后报志愿知己但不知彼
“吉林省在1999年和2003年采取了考后估分报志愿的方式,2000年则采取了出分后报志愿的方式,就师大附中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很理想,许多学生都觉得自己考得好,于是往北京、上海的学校挤,掉档的学生很多。”东北师大附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更支持考前填报志愿。“考前报志愿需要考生对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进行总结,依据历次模拟考试成绩以及平时成绩,综合评价自己的实力,比较符合考生的实际情况,高考中发挥超常和失常的考生虽然存在,但比较少”。
对于考生和家长喜欢考后报志愿的倾向,吉林省招生办副主任赵树宽表示理解,但他同时指出,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很大风险,最要害的一条是“知己但不知彼”。“因为你虽然知道了自己的分数,知道了你在全省的排名,但你却无法知道分数在你之上的考生都报考了哪些院校”,赵树宽告诉记者,这非常容易形成考生志愿“扎堆儿”和部分院校“断档”,而那些录取断档的高校,在次年就可能缩减在吉林省的招生计划,从而使第二年的考生遭受损失。
吉林省招办:今年维持考前报志愿
今年4月,人大代表们收到了吉林省教育厅的书面答复:今年高考填报志愿工作仍然在考前进行。吉林省招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到代表们的议案后,先后两次与20多所中学的校长、老师及考生家长代表座谈,并征求了部分高校招办的意见,结果多数人认为“考前填报志愿比较合理”。理由是:考前填报,学生志愿分布均衡,报考学校分散,各校都能录取到分数较高的学生,从而使更多的考生有上大学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答复,几名人大代表并不满意,他们认为,教育部门应该更多地从考生及考生家长的切身利益出发考虑,而不应过多照顾部分高校、部分专业想招高分学生的心理。
“实际上三种填报志愿的方式各有利弊,到底哪一种模式最科学,目前并无定论。”一位多年从事招生工作的老师对记者说,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不论面临哪一种模式,最重要的都是要客观、真实、全面地评估考生的实力,从自身情况出发,结合个人兴趣爱好,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最后作出冷静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