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时下多数的年青人,或许都习惯性地敬而远之。一来是其文章的背景与我们已有一定时代距离,不免生涩难懂;二来是日益加速的都市生活已经培养了我们“浅阅读”式的读书习惯,已很难有那份时间和心境来品味经典了。可每每读到这篇《药》,又不禁使人感受到一股执着而深重的力量。
文章通过描写华老栓买下用革命党人夏瑜的鲜血制成的人血馒头给儿子华小栓治病的故事,向人们展示着特殊背景下形形色色的病态灵魂,痛斥着黑暗统治下人们思想的麻木与愚昧。
小说的结尾是华大妈与夏四奶奶的坟前相遇,悲剧性却也是戏剧性的一幕,两个平凡的家庭最终都没能够收获完满的幸福。小栓的死,是偶然也是必然,是所谓“神药”——人血馒头让残留的希望化为灰烬;夏瑜的死,是必然也是偶然,可悲的是,自始至终,无人理解自己的一腔爱国革命热情,即便是自己的母亲……
药,不仅可鄙地指向那荒谬的“人血馒头”,更是鲁迅先生对于拯救国民愚昧思想的思考与探索。
而放下书本,放眼社会,固然这是和平而安定的年代,但我们真的确定自己身心健康吗?
当鼠肉披着羊皮肆意闯入我们的餐桌,饮用水未过检测就跳入我们手中,你还敢说自己食得放心吗?当建筑工地的粉尘卷入我们的鼻腔,空气中一再爆表的pm2.5被吸入我们的肺部,你敢确定自己能健康长寿吗?当大学生因怒气杀了室友,小学生因嫉妒夺了朋友的性命,你敢说自己绝对安全吗?当一再强调生命脆弱,却还是有人不顾交通灯,把生命晾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中央,你敢保证下次撞上他的不是自己吗?当腐败可以偷偷潜入“隐秘会所”,满含诚意的“爱心捐款”销声匿迹,你还敢相信自己活在和谐安逸的时代吗?…….
是时候需要放慢脚步去思考了,要拿什么治疗我们日益发达的经济同落后的社保建设的“瘸腿疾病”?拿什么抚慰我们身处繁华却满腔落寞的“心灵创伤”?鲁迅有言“没有思考和悲哀的地方,就不会有文学”,而事实上,如若不给思考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终将消逝的又岂止是文学?恐怕最终是生命与国家!
孟子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心存忧患意识,才会让我们对现实有所思考,才能不断地在发展的浪潮中及时找到治愈现实弊病的药方,让个人和国家都健康地成长!
经典的力量历久弥新,读经典,窥现实,在思考中找寻希望的平衡点,这是《药》此刻教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