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影城,前两日去光顾,票很便宜,开张价,只是人多得有些受不了,还有几个带小孩一起来看的,电影已经开场了仍闹个不停。
很多年以前小区附近还没这么热闹,商业街都还没有建成,更别提什么影城了。可那时候有定期在居委会广场上放的露天电影,那场景我至今都还记得。每次放映前半个小时,广场上就挤满了人,家家户户搬个小凳子,摇着小扇子,拎着袋瓜子儿,成堆成堆地聚在一起,趁着电影还没开始唠点儿家常。妈妈阿姨们聊衣服,婆婆奶奶们聊菜价,叔叔爷爷们则一个劲地夸着自家子女的好。
过了一会儿便见有人走到广场的高台上去,唰啦啦地抖下一大席白布,再在远一点的地方架了个投影机,放进电影带子。这情景当真就像老式电影里出现的那种放大荧幕电影时的场景,那画面还是黑白的,时不时地卡一下带。放的大多是抗战时期的片子,于是爸爸叔叔公公爷爷们瞬间来了兴致,瞪着眼睛眨也不眨,而妈妈阿姨婆婆奶奶们则继续刚才的话题,那激烈程度堪比电影里的军乐。
此时如果你站在高一点的地方俯视这片广场,你会清晰地看到在密密麻麻的人头中至始至终都有两条攒动的线,那是不知谁家的小儿子扯了谁家小女儿的辫子,小女儿追着小儿子在人群里跑,追上了,扯掉他两根头发赶紧溜,于是小儿子又气鼓鼓地身去追小女儿。那时候也不嫌小孩子吵了,倒是觉得看来很有意思。
露天电影大概放了四五次的样子,后来换了新的居委会主任,新主任什么都好就是偏偏不给我们放电影,说是资金有限。届此,我关于露天电影的记忆宣告完结。
后来跟爸妈去了一两次电影院,总觉得没有露天电影的那种感觉,便不愿再去。再之后因为同学聚会的关系一起去看了几部电影,几个闺蜜手挽着手走成一排,堵了放映厅里的通道,有点儿小恶劣,但多少让我找回了些许从前的感觉。再之后便是前两天新店开张,为凑个热闹走进电影院。
其实细细想来电影院也没什么不好,若是拿来与露天电影做个对比便更是明显:卡带的大投影机、流畅的播放设备;粗糙的白屏布、立体的3D屏幕;自带板凳和瓜子儿、高级座椅和香喷喷的爆米花。可我偏偏就爱露天电影的那种土气,这种土气里包裹着的是人间烟火的味道。其实想来当年我能有多大呢?不过十岁出头的年纪,却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渗入人心的温暖。
总觉得两者都是看电影,可本质却截然相反。当年广场上的那么多人,都是借着看电影聚在一起,而如今电影院里的人们,大多是借着聚在一起看电影。其实同学聚会时亦是如此,只是比平时多了些姐妹间的情谊在,但本质不同,感觉始终不同。
当真是想念多年前的那几场露天电影,絮絮叨叨的三大姑八大婆,瞪着眼睛看红军的男性家属,还有那两个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联系的小儿子小女儿们。每个镜头,每个人,都是如此美好。
岁月匆匆,时代变迁,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